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咬文嚼字:「辛追」变「避」,「马王堆老太太」(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和「追」古今文字演变过程: 这枚临摹印章是反字,先做个镜像让字正过来: 目前,对印章中的「辵」「妾」、「辛」三个符号是没有争议的。但问题

「」和「追」古今文字演变过程:

这枚临摹印章是反字,先做个镜像让字正过来:

目前,对印章中的「辵」「妾」、「辛」三个符号是没有争议的。但问题是「辵」不并不清晰,我们先要将残缺的部分凑整齐。

我在著录汉代印章中字典中,找到与印章中「辵」写法最相似的几种写法,列举几枚如下:

可以将残缺的「辵」很好的补齐,如下图:

那么疑问就是在「三口一竖」这个部件,到底是个什么偏旁呢?

从我上文给出的古今汉字演变字形来看,「追」的上面部件「」,在战国秦汉阶段,没有见到过写成「三口一竖」的形状。

相反在秦汉文字中,「辟」的左半部写才成为「三口一竖」形状。

和这枚印章一起出土的马王堆汉墓简牍、帛书文字中,「避、辟」都有写成「三个口」的字形:

秦代的《睡虎地秦简》「辟」「避」左边写成「三个口」的形状:

《睡虎地秦简》(嬴政时代)成书跟马王堆墓葬(汉文帝时代)年代很近,基本上算同一时代的人。

缪篆字形追求方折,将「辟」左边写成「三口一竖」的形状,笔法上也合理的。

「追」字无论是在玺印还是金文、简牍中都只有两个「口」:

图引自注16

所以,我倾向也许「妾辛追」真的读错了,而是「妾避」。

但是,有一点解释不通的是「避」字分得那么开,看起来像两个字呢?

其实,这可以很好的解释,因为西汉早期「辶」还没有形成,「辶」是西汉章草书经过「楷化」形成的一个部首。

这个印章上的「避」的部首,还是「彳」和「止」构成「辵」部,下面的「止」部的横划,不可能拉很长写到「辛」的下面。

其次,印章缪篆还讲究将印面尽可能的填满,一个字看起来像两个字,这是缪篆中很常见的现象,特别横向的印章。

如汉印「陈请士」、「蛮禾」中,字的界限并不那么分明,每个字占的位置并不是那么均匀,这是横向印章常见的一种现象:

不像上下结构的四字印章,每个字占据一个字位,泾渭分明:

在加上「避」构字偏旁过多,就算不是刻写在印章上,正常书写「避」字都看起来很松散,「止」的横划也到不了「辛」字下面。

上面所引得《马王堆简帛》和《睡虎地秦简》中的「避」字也有这个现象,

三、汉代的「妾字印」

这种带「妾」字的汉代女性私印,出土和传世都比较多。我国的印学大师王献唐先生称之为「妾字印」【注17】。

如: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汉印【妾繻】:

还有诸如「二字印--妾徵、妾剽」,「三字印--妾未治、妾因诸、妾女恶、妾女宰」:

图片引自注18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纯粹的字形分析审查,「马王堆老太太」的漆盒中的那枚印章,是「妾避」的概率大过「妾辛追」。

所以,我支持复旦古文字专家的看法,对他们即将发表的论文也拭目以待,可能他们用了新的技术,如:红外线,得到了更清晰的图像。

其实,「马王堆老太太」是不是叫「辛追」或者「避」都值得怀疑,唯一证据就是漆盒中的那枚印章,印章是泥制,玉石都不是,完全不符合「马王堆老太太」尊贵身份。

只因出现在陪葬品中,考古学家假设这个印章是老太太的私印。

最后还是要强调: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何介钧(1982). 马王堆汉墓. 文物出版社.页7-8

湖南省博物馆编. (1972).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简报. 文物出版社.

湖南省博物馆. (1973).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下册,163

同注4,上册,页129;下册,页168

傅举有. (2011). 马王堆汉墓不朽之谜. 浙江文艺出版社.页37

湖南博物馆,马王堆电子展厅,from:

李学勤等(2013),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页133

罗福颐(1978),汉印文字征,文物出版社, 页2-15

高明. (1980). 古文字类编. 中华书局出版.下,页1134

王献唐. (1985). 五镫精舍印话. 齐鲁书社.页183

刘超. (2009). 汉代女性印章初探.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4(6), 69-73.

陈松长. (2001). 马王堆简帛文字编. 文物出版社.页70、377

#2019生机大会# 手闲的看官,为俺投个票吧!今天才知道有这个!

辛字在走之低的左边,怎么成避?

小学三年级在爷爷的《老干部之家》看过一篇文章上写的(千年女尸之谜)里有写这女尸主人叫马彩娥的?一为什么女尸胃里有甜瓜籽,二为什么葬得格局比他夫君低比她儿子高?还有一个三谜是啥忘了[呲牙][呲牙]

文章来源:《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网址: http://www.hngcxyxb.cn/zonghexinwen/2020/0724/390.html



上一篇:思政教育寓于体育教育中的探析论文
下一篇:湖南科技学院 院校代码以及招生专业代码查询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版面费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发表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