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湖南工程学院:构建“四链融通”的新工科人才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原标题:湖南工程学院:构建“四链融通”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新工业革命和新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工程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

原标题:湖南工程学院:构建“四链融通”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新工业革命和新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工程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期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如何应对这种需求与趋势,是地方高校进一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

湖南工程学院实施工程教育近70年,在地方高校中率先确立了“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始终强化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之核心定位,成果丰硕。2013年,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作为教育部“卓越计划”实施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当前,学校应用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已由1.0升级为2.0,如何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结合、融合通达,使教育链驱动人才链,人才链服务产业链,产业链迸发创新链,学校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构建“四链融通”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有其特定内涵。应用型本科教育之教育链,指由多维主体共同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其构建要求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区域经济来进行专业、学科布局,围绕产业链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人才链包括由校内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企业导师构成的导师队伍,及其培养的被市场认可的、适用于产业链的系列人才;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形态;创新链指的是围绕某一个核心技术主体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创新活动将相关的创新参与主体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过程与创新系统优化目标的功能链接结构模式。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2.0版是在原卓越计划的8个工科专业中,遴选了6个优势专业作为试点来践行新工科理念版以创新人才培养作为终极目标,创新并实践了“政、产、学、研、用”办学模式,把地方政府、行业部门、科研院所、国家企业多方优势资源汇聚起来,完善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集教育、培训、研发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促进“四链融通”,即通过打造一支由“校内专业教师+创新导师+创业导师+企业导师”构成的导师队伍,将产业链中的资源需求、人才技术、项目研发等要素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合“理论基础+专业方向+产业方向”的专业教育链和“创意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创新培养链,构建“对接—渗透—交融”的共享共赢的运行保障机制。积极发挥政、校、企多维主体协同作用,引导其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协同高效、风险共担的运行保障机制,形成凝心聚力、资源优化、协同创新的发展合力。

践行“四链融通”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解决各部门、机构间存在的条块分割、缺乏统一协调、严重影响产学研合作成效的问题,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汇集三方资源,构建集教育、培训、研究、服务于一体、科研与教学互动的多功能、创新型、复合型智能与智造产业学院。产业学院既是面向卓越计划2.0的专业实践和创新实践平台,又是面向学校教师获得工程经历和科研实践的平台,同时还是校企合作研发和协同创新的平台,其特点为“产、学、研、创、转、用”六位一体,形成了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获益、企业获利,四元共赢的良好局面。学院的逻辑协同关系为对接产业、行业需求驱动,以生为本、坚持产出导向,联合攻关、助力企业发展,创新驱动、培育创新精神,成果转化、实现校企双赢,岗位实训、缓解人才缺口。

学校精准对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各专业相互支撑、各学科交叉渗透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同时,专业实行按需设课,扩大学生自主选课范围:每个卓越计划2.0专业设置15%-20%的跨学科专业课程,融入10%-15%的新经济产业课程和10%-15%的校企联合开发课程与实践课程,主动对接产业转型需求,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把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使学校在产教、科教融合的实践中真正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师资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建立以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定岗和企业人员到智能与智造产业学院挂职锻炼的校企“双向挂职”机制,共建共享校企人力资源。进一步加强卓越计划2.0各专业与一线企业的双向交流,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为“四链融通”协同育人架设中间桥梁。

文章来源:《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网址: http://www.hngcxyxb.cn/zonghexinwen/2020/1027/504.html



上一篇:视频丨湖南文理学院举行2021届校园招聘会 网上教
下一篇: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赴湘阴考察 推动校地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版面费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发表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